辅车相倚,唇亡齿寒。
(资料图片)
某稳健房企出大事了,前几天该房企总部紧急召开可以“瘦身强体、精兵强将”为主题人力会议,随后向各位参会人员下发了红头文件通知。
红头文件通知具体内容为:
(1)房地产行业已进入新时代,结合当下经济形势,要求务必进行决定性的人力资源升级。(目前地产行业不行了,经济形势你懂的,必须要裁员优化了)
(2)将经营效率和质量放在发展的第一位,杜绝盲目追求规模和高杠杆,要稳扎稳打发展。(将生存活下去放在第一位,不接受任何风险投资及管理)
(3)集团总部根据业务需要,仅保留包含中高层员工等强兵悍将近40人。(高层领导经过筛选仅留下近40人心腹,作为保留的精英火种)
(4)总部下属各专业公司需要合并并入地产公司,相关业务重叠的业务部门需要进行合并。(没有实质性业务的公司将被直接合并掉,相关没有具体工作的岗位也同样如此)
(5)各大城市公司必须进一步瘦身强体确保组织精兵强将,进一步压缩非业务条件的管理人才。(运营、IT、资料员、行政等无法创造业绩的非业务条线岗位,接下来将会是被重点裁员优化的对象)
(6)除了华东某几个粮仓型城市对公司业绩贡献较大以外,暂无强硬的裁员优化指标,但是其他无创造业绩的城市将会成为被重点照顾的对象,将会由总部人员亲自至城市公司一线进行裁员优化。(可能是当地诸侯的关系户太多无从下手,需要借助来自朝廷刽子手进行裁员优化)
虽然该房企早早地开始布局逐渐退出重资产投资,以输出管理团队为主拓展代建项目,按照道理来说应该可以成功穿越此次地产行业周期调整,但是内部现金流情况并不乐观,已出现过债务实质性违约的记录。
而且自去年开始,该房企就一直在各种裁员优化、降薪降职、延发工资、项目停工、拖欠工程款。
第一阶段,在去年上半年,该房企就致力于裁员优化,当时裁员优化比例大概30%,降薪幅度大概30%,当时妥妥的N+1;
第二阶段,在去年三季度,公司为了集中所有财力去支付外部债务,直接将自家员工工资停发2个月,但是最后还是不出意外的违约了;
第三阶段,在去年年底,裁员比例约为20%,降薪幅度大概20%,年终奖过节费想都不要想,离职赔偿金最多给到N+1。
第四阶段,部分项目断断续续停工,拖欠供应商的工程款,股票一直跌跌跌,受害者的骂声一大片,自然少不了拉横幅维权。
昨晚与某央企地产一位朋友聊天,当我问到为何今天会出现这么大面积裁员优化呢?他的回答至今让我难以接受:
企业的天性就是追求利润。早些年不少民企靠着高杠杆赚取了大额的利润,利润最终进入了民企老板的个人口袋,而央国企的利润更多地是进入了公共服务。近几年市场大变天,继续玩起高杠杆的基本上被玩死了,某些项目出现了大面积亏损,但是仍然有些优质项目有着较大利润。
但是房企(特别民企)喜欢以公司为整体进行算总账算大账,发现公司整体利润率无法达到预定目标之时,那些既有优质项目也被公司干预之下停工拖欠工程款等,裁员优化、降薪降职自然水到渠成,过去的利润更是绝不会多拿出一分钱。
地产永远也是二八原则,35岁以上20%进入了公司中高层,年龄和经验相对匹配。35岁以上还没有到中层岗位的,可能有以下几个去处:
(1)继续在地产公司基层岗位做工程师,但是随时可能被裁掉,命运完全不掌握在你手里,因为95后迅猛奔涌而来内卷你。
(2)转乙方单位了,比如去施工或者监理,有一建、监理和高工,还是比较吃香。转去物业公司、商管公司等地产板块公司。
(3)自己创业,做装修专业的开个装修或者建材公司等,以前的资源还可以继续使用。搞造价的出去开了个造价咨询公司。
(4)也有改行其他行业的,比如做餐饮、外卖和滴滴等等。反正有胳膊有腿饿不着。去那里都有天地。
地产的饭难吃钱难赚,央国企地产过于官僚,民企地产过于贪婪。
标签: